date
2017-08-02
從保安到80家燒烤店老板,他總結(jié)了餐飲四大坎
來源:鼎尚聯(lián)合餐飲設計公司 作者:鼎尚聯(lián)合餐飲設計公司
今天,小編帶你讀一個有煙火氣的故事。
俏江南上市失利,金錢豹關(guān)停僅剩一家,高端餐飲面臨困境,大眾餐飲的擴張之路卻未曾停止。
一個燒烤品牌,14年做成82家直營店,遍布北上廣深,木屋燒烤創(chuàng)始人隋政軍如何找到自己的市場?他憑什么有信心“拼搏三年,打造領(lǐng)軍品牌”?
壹
從保安到木屋老板
隋政軍21歲到深圳時,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貴人,盡管那人只是問了他一句普通的話:想找工作,你會干什么?
這句話啟發(fā)了他,讓他意識到自己啥也不會。之后他從一家跨國公司的保安干起,晚上去附近的深大讀夜校。兩年半以后隋政軍畢業(yè),工作地點從公司樓下?lián)Q到了樓上——當業(yè)務員,從藍領(lǐng)變成了白領(lǐng)。
此后他的職業(yè)生涯共分三段:做銷售,去中華自行車當高管,再到日本三洋負責音頻事業(yè)部的市場營銷。
最后是創(chuàng)業(yè)。這也是受那位貴人之邀,“我無法拒絕”。
為什么選擇燒烤?除誤打誤撞外,隋政軍認為和自己的基因也有關(guān)。“每個老板都有個DNA。比如木屋永遠做不了高端餐飲,我們沒這個DNA。”
隋政軍喜歡吃燒烤。他性格中有叛逆的一面,自認從小就是個比較“古怪”的人,什么事都喜歡問個為什么。老師說共產(chǎn)主義時代馬上來了,他有點懷疑,問老師:真有這么好的事?大街上奔馳車挺好的,一人發(fā)一個?電影明星陳沖挺美,每人一個?
老師沒法解決這些問題,但追美女而不得,才是他學生時代苦惱的事。“我中學開始,一直在追我們班上最漂亮的女生,但沒追到。我當時就沒想過,人家為什么會接受你?如果當時我明白,一定想別的辦法去追。”
由于老是被女生拒絕,在很長一段時間內(nèi),老隋奮斗的動力就是,讓拒絕過自己的女生感到后悔。
以至20多歲在深圳“發(fā)達”了之后,他還會開車回鄉(xiāng)組織同學會。“其實哪是什么同學會,就是想讓拒絕過我的美女看看而已。人不就這點德行么。”
他喜歡野趣、戶外。家里最多的是摩托,6、7輛,哈雷、杜卡迪、寶馬都有。他也愛吃。但并非挑剔的人,喜歡吃燒烤,路邊攤,鉆各種小巷子找美食。去了重慶,隨便找個地方吃碗小面,他都感覺“好吃得不得了”。
“人喜歡吃的,永遠都是自己熟悉的味道。我這么大了,懷念的還是青島海邊那臭魚爛蝦的味道。”
大眾口味,煙火氣,很能解釋他為什么做燒烤。
“我這人運氣比較好,做了個燒烤,可以全國擴張。不像某些品牌,雖然做得好,但局限在了東部或西部地區(qū)。”
“如果只是停留在深圳,或圍著珠三角開一圈店,也是可以的。但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。” “百城千店”,是個可量化的目標。“中國餐飲的領(lǐng)軍品牌”,是他的長期目標。
貳
問題和辦法
隋政軍說,在追求這個目標的過程中,每年都會遇到問題,每三年一個大問題。
入行前三年遇到的最大困難是,餐飲業(yè)的基本運營問題。“以前沒干過,慢慢開始學,餐飲業(yè)的基本邏輯你不能違背。”
跨過這“入門”坎兒,隋政軍及團隊摸到了一點門道。
下個階段面臨的是人才問題。當門店越開越多,團隊越來越大,老板一個人管不過來了。如何管人、留人、用人成了主要問題。
第三階段是綜合運營問題。經(jīng)過近十年發(fā)展,供應鏈、選址體系、后勤支持等亟需系統(tǒng)解決。“舉個簡單例子,有的店開10年了,有的店才1年,該如何系統(tǒng)解決設備的維護問題?比如開著開著爐子壞了,你還能干什么?”
現(xiàn)在木屋的很多店隋政軍都沒去看過,去過的大概五十多家。他經(jīng)常跑的就是北上廣深。
第四階段是組織機構(gòu)再造的問題,也就是他們最近面臨的問題。簡單說就是老臣不再奮斗,新人很難上來。“年輕人起不來,官僚氛圍開始特別嚴重。”
他說,自己用半年時間調(diào)整了這個問題。應對辦法是,自我革命,讓老新員工進行競爭,“我不來革命,就會有外面的人來革我們的命,調(diào)整不了就要完。”
外界看好木屋燒烤,他作為創(chuàng)始人,卻一直有著很重的危機意識。這種危機往往并不來自外部,而來自公司內(nèi)部。
隋政軍坦言,去年底的自己,是有著焦慮的。最大擔憂即來自組織內(nèi)部,企業(yè)文化。
此外,他對趨勢、流行、風口不感興趣。“也就是看一下。”當提到互聯(lián)網(wǎng)這個話題時,他反問:你看,某某互聯(lián)網(wǎng)餐飲品牌,你們都不關(guān)注了吧?
叁
“大家追逐形式,忽視本質(zhì)”
“餐飲就是把東西做好吃。對我們來說,就是把烤串烤好,這是我們存在的價值。”
需要講話的時候,他就在各種地方重復講這些,直到都被自己說煩了。
有年輕人約他喝茶,想取經(jīng),問木屋燒烤怎么賺錢的。他也跟別人講這些,本質(zhì),好吃,品牌。“人家肯定忍著我,覺得我裝,怎么還不告訴我怎么賺錢呢?”
隋政軍一直認為,金錢是無法追逐的,而是事業(yè)成功隨之而來的東西。他有欲望,就是把木屋做好,但自認對物質(zhì)生活沒有過多追求。不開車,身上北京上海各地地鐵卡好幾張;不穿名牌,平時沒事蹬個自行車,為了減肥半年能跑1 200多公里。
對于錢,他認為自己想得很明白了。“人需要的其實不多,一個月幾萬塊,就很滿足了。”
但木屋的3000多年輕員工可不是都這么想。他們年輕,對金錢有欲望。
“你想要什么并不重要,關(guān)鍵是你為什么可以獲得。”這是隋政軍近期培訓員工的一條重要思想。他認為現(xiàn)在年輕人普遍都面臨這個問題,價值觀混亂。
“我是領(lǐng)導者,他們思想不到位,我有責任。所以我要給他們一個目標。”
他開始像早年做銷售一樣,兜售自己的理念,要員工端正思想。“有時候說多了別人會覺得我像個衛(wèi)道士,但本質(zhì)就是這樣,思想意識不解決要完。”
為此他還學習了源泉5S(一套管理理念),并將它導入到了目前的企業(yè)文化中。他預測明年夏天前可以做完。有多少人能聽得進?他沒有給予厚望,給五十多人講有一人明白就值。
他準備將這種宣講持續(xù)下去,一直到大部分人都了解。
去年年底,他甚至專門開了個自己的公眾號,講木屋的一些問題, “什么是木屋最有價值的東西”、“越有錢就會越快樂嗎”等等,共寫了8篇。木屋公號發(fā)的《醒醒吧,是時候該改變了》一文,五千多閱讀,77條評論,評論獲贊最多的是他自己寫的“忠言逆耳、良藥苦口”。
他目前花很多精力在建立基礎體系上。“我們還不錯,那是因為對手差。”
覺得人生不順的時候他喜歡看一本叫《故事》的書,講怎么寫劇本的。他從中看到了“啟示”的力量。“我一直想讓我的人生活得像個故事。這書說,一個好故事就是由沖突構(gòu)成的。這么一想,面對問題就好多了。”
另外一本是《瓦爾登湖》。里面提到當時美國人貸款買房但身心被房屋困住的問題。隋政軍感覺像在說自己的事。“不能讓木屋燒烤困住我,我得控制它。”
他每天都會在朋友圈發(fā)“努力拼搏三年,成為全國餐飲領(lǐng)軍品牌”,說主要是發(fā)給團隊看,提醒他們道阻且長。
“人是活在對未來的期許里的。”他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