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te
2017-08-04
樂凱撒陳寧:蹲下是為了跳得更高,創業8年依然狂熱
來源:鼎尚聯合餐飲設計公司 作者:鼎尚聯合餐飲設計公司
作為榴蓮披薩開創者,樂凱撒把品類做大后,卻好像偃旗息鼓,有人甚至擔心樂凱撒出了問題,但創始人陳寧向紅餐網揭秘:這是樂凱撒在深潛,蹲下是為了跳得更高。
今年,很多人就嗅到了樂凱撒的爆發,第100家直營門店即將開業,深圳門店數將達80家,第150家店也會在年內發生。樂凱撒在深潛期到底干了什么?陳寧說:“牛刀殺雞,在核心能力上資源超配,集中優勢兵力,于根據地市場戰略突破”。
餅哥陳寧談人才建設
很多餐飲人提到樂凱撒,常會說,哦,就是那個新生的餐飲潮牌。但很多人并沒有看到,樂凱撒的背后,從樂凱撒創始人餅哥到高管,再到奉行的文化體系,都更像一家科技范的互聯網公司。
“我們的公司應該是個無數個的USB+中央處理器,連接一切有價值的信息,并集中處理變成組織的能力”,餅哥陳寧揮舞著雙手,激動地說。
餅哥豐富的肢體語言,充斥整個采訪,夸張點說,像個多動癥兒童,而且語速極快,讓人能清晰地感覺到他的激情。
要在創業8年后,依然保持狂熱并不容易,特別是面對創業前三年持續虧損,直到第四年才開始盈利的殘酷現實。當然,餅哥給自己找了個理由“試點市場快不得,快了會扯到蛋,全國市場慢不得,慢了就貽誤戰機”。
1
讓優秀人才密度增速,超過業務復雜度增速
每個企業發展都會面對人才的挑戰,對一家快速發展的餐飲企業,更是如此。
而樂凱撒這個超鏈接的中央處理器上,最先接入的,就是人才。
樂凱撒內部形容組織和人才,經常用到的模型是化學里的C60(碳六十),C60是一種由60個碳原子,通過一個個短鏈相互連接構成的分子,形似足球,又名足球烯。
企業的人才梯隊也像這樣,人才就像碳原子,鏈條則像制度。
早期公司的業務應該大都不復雜,關注產品、體驗和營銷可能就夠了。但隨著公司成長的越來越復雜,就得開始關注組織、文化、創新的土壤,供應鏈、食品安全等等,業務變得越來越復雜。
因此要招很多人,人才就稀釋了,同時,隨著業務發展,有的伙伴的領導力和專業度也會遇到瓶頸,這時,混亂開始出現。
這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定好流程、出制度,但這是常規的解決思路,也就是將鏈條不斷延伸,重流程之后,由于鏈條的變長,在公司做一件事就變慢了——很多大公司會因為沒有創新精神而被淘汰。
那怎么辦?應該加入更多強鏈接的C原子,也就是增加人才密度,而不是上制度。
2
每個業務單元獨立看待,跨界引入人才
在樂凱撒有個大多數餐企不會配置的部門——IT部門,樂凱撒內部稱“DT部”。
DT部常年保持20人編制,首席信息官是前華為2012實驗室的互聯網專家,部門內有系統架構師,產品經理,高級軟件工程師,測試工程師,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家TMT(科技、媒體和通信)企業,而最近,這個部門又獨立成了樂凱撒全資控股的信息技術公司。
樂凱撒爆火之初,其品牌營銷一直為人津津樂道,而支撐起這些稱贊的,是27人的品牌營銷中心,下設市場研究與策略部,數字營銷部,品牌營銷部和設計部,首席營銷官曾任利潔時(杜蕾斯,滴露等品牌的母公司)北亞區市場研究負責人,設計總監來自時尚行業,曾在老佛爺承擔視覺傳達工作,供應鏈部門兩位總監加入樂凱撒前,都在中興通訊供職。
當然,在樂凱撒,還有很多奇怪的人,比如曾在十多個國家的美食學校做交換生的知乎美食大神、大眾點評鉆石級食客等,他們擔任些什么崗位呢?
大部分餐飲人這時一定會發問,為什么一定要選這些“門外漢”?
餅哥的邏輯也是自洽的,“比如研發吧,你從華爾道夫洲際請個行政總廚來做研發,他的作品,是由他的認知來決定的,他的認知邊界就是公司產品的邊界,但市場根本不是他的認知能影響的,所以我們需要市場研究、市場洞查,我們信賴爬蟲軟件,信賴數據挖掘。而餐飲業在信息系統、市場調研、洞察上的敏感、專業程度,恐怕還是無法和可口可樂,耐克,杜蕾斯這些快消品牌相比,哪個餐企的信息系統能做得比華為更深刻?餐企的品牌做得比可口可樂耐克杜蕾斯好?我不信”,餅哥對此異常篤定。
而對于供應鏈,也是同樣的邏輯,餅哥認為千億級制造業企業的供應鏈能力比餐飲強,而這些名校畢業生的學習力,足夠在短期內完成餐飲業知識積累。
正是這些跨界的配置,才讓樂凱撒發現了一條別人沒走過的新路。
3
大量使用顧問公司,帶來團隊專業成長
那么問題又來了,一群沒做過餐飲的新人,真能把餐飲這么復雜的東西做好?
“在實踐過程中,可能會犯錯誤,但這些伙伴快速學習能力極強,另外各部門廣泛合作的專業顧問公司也提供了助力和保障。”
為了迅速讓這些跨界人才步入餐飲的軌道,樂凱撒這個巨大的中央處理器上,還會接入另一個數據源:外部顧問。
“我們在外部有大量的顧問公司,給我們提供服務,不管是平臺的顧問,還是產品的顧問,通過這些組織外的資源,來給我們提供一些賦能。”
比如供應鏈,樂凱撒就請了HAVI集團請來做咨詢,食品安全則由ECOLAB深入輔導,船井咨詢也已經完成多個專項的咨詢,零點和益普索也在提供市場研究服務,還有很多正在服務的機構,就在我們采訪的這天,有四家顧問公司的匯報會正在進行。
高維規劃,跨界思考,給整個團隊賦能,讓人才快速成長。
4
新經濟時代需要新餐飲
同樣,對不斷涌現的模仿者和國際巨頭,樂凱撒表現出的仍是碰見新挑戰的興奮感。
面對身后無數模仿者,餅哥很釋然,“我們是夢想牽引,他們是逐利動機,我們必須舍命狂奔不斷創新,他們吃不到就不吃了,看著明天喜茶火了,就模仿喜茶去了”。
而面對巨頭,餅哥首先想到的是,“巨頭幫我們做大了品類”,當巨頭開始在意你,把你當對手,就相當于巨頭在給你點贊:哥們兒,你牛逼。
想要一直領先追趕者,還要抗得住巨頭,樂凱撒保持自己優勢的方法都是不斷創新。
那本被眾多互聯網公司奉為圣經的《失控》曾說:網絡式經濟意味著,企業所有目標只能被“滿意化”,而這種滿意也只能保持很短的一瞬。
所以現代企業必須不斷創新,不斷用新鮮事物刺激消費者,從前一段滿意無縫銜接到另一段滿意,從而加深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標簽。
無論是追趕者、巨頭,還是消費者,都在逼迫樂凱撒不停地迭代創新。
“持續的創新和改變才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方法”,這句話寫在樂凱撒企業文化中,將創新融進了樂凱撒的血液,成為樂凱撒在和巨頭白熱化競爭下的利器。
樂凱撒的創新,又分為兩條路,“一是沿著榴蓮披薩迭代,一是去嘗試各種東西,持續地拓寬創新的邊界”,所以前段時間,樂凱撒發布了榴蓮比薩3.0的跨界版:青椰榴蓮披薩,也推出了酷似鰻魚飯的米粒型鰻魚意大利面、牛油果三文魚披薩等全新產品。
而所有創新和突破的源頭,又回到“人才”二字,所幸的是,樂凱撒跨界組建的這支團隊,如前文所述,熱衷于不斷解決問題、不斷創新,并把它視為一種尋找刺激,為自己提供新鮮感的方式。結語
很多餐飲人會覺得,餐飲界這幾年被互聯網思維“荼毒”得體無完膚,一些人以為接入大眾、美團就叫互聯網思維,一些人覺得接入信息管理系統就可以,當中有成功的,但大多數并不那么成功,于是說,互聯網思維都是騙人的。確實,如果把互聯網思維理解為用科技(互聯網)產品賣東西,那你可能是被騙了。
互聯網思維的可貴,其實在于其引導的商業模式探索、頂層設計、緊跟時代的營銷實踐等,這不僅要求企業老板能諳熟其背后的意義,還需要有一群能理解并將其正確執行的管理層,從這個層面去看,也能理解餅哥為什么花大力氣挖來這么多跨界人才。
而未來的餐飲,也會漸漸被樂凱撒這樣的企業覆蓋,不一定是被他們的產品,而是被他們這樣的組織形式、思維改變。曾經的黃太吉失敗了,但留下了太多思考和改變,多少餐企踏著前人的尸骨站上高地,如今的樂凱撒還活得很好,相信會給餐飲界帶來更多啟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