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te
2019-07-17
餐飲空間設計|走進苗鄉樓,就能吃出“食在舌尖,心行遠方”的意境
來源:鼎尚聯合餐飲設計公司 作者:鼎尚聯合餐飲設計公司
快節奏的生活總是讓旅途來去匆匆,走過的足跡如白駒過隙,一閃而過。縈留在印記里的往往卻是味蕾上翻騰過的美味,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,鎖住了駐足的瞬間,留在記憶深處。這使我想起在貴州當地一句有名的民謠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偏偏“,一語道出貴州人對“酸”近乎癡狂的偏愛,在這樣獨特的口味基調下,匯入一劑活躍的辣香,黔菜的模樣就此清晰起來;黔菜百菜百味,有著不同于十大菜系的獨特烹飪方法和美味。

提到貴州,不由得想到那里的鼓樓、花橋、悠揚的苗族飛歌、情歌,還有身著銀飾跳著蘆笙舞的美麗少女,其實除了婉轉多情,走進苗鄉樓,就可以盡情的品嘗到貴州本土最正宗的美味, 細數貴州菜如此豐富的原因,無外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內部多民族美食文化的碰撞。貴州西接云南,北連川渝,南臨廣西,東靠湖南,這就讓它可以不斷吸納各地的烹飪技藝和美食文化,而在本省內,除了漢族,還有布依、侗、彝、水、壯等等名族,每個民族都為黔菜增添著共生同源的特色,同時各放異采。

剛走進苗鄉樓,宛如置身西江苗寨,滿滿的清秀靈動。餐飲設計師章建軍講到,苗鄉樓為了讓顧客體驗最為純粹的苗族文化,店內空間設計下讓人賞心悅目,小橋流水入你餐桌旁,古香古色的亭臺樓閣,精心打理的植物,餐廳內部運用到的材質元素很多, 木質的,繩子的,局部用一些硬質石材作為對比,很有設計感!墻上的純手繪畫兒,也很有藝術氣息,用手摸上去也很有肌理感。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文化,竹竿舞的文化互動,悠揚的葫蘆絲音樂在心里靜靜地流淌著,每一處細節都能讓您感覺置身在美麗的西江苗寨。依山靠河,憑欄懸閣,向天飛檐……吊腳樓的設計不僅是自成一景的奇絕建筑,更代表著獨樹一幟的貴州風土。為了給食客營造更正宗的貴州風情,苗鄉樓里的很多飾品都是從貴州空運而來的,小到一幅布藝掛畫,大到桌椅材料,在這里,“腳樓”平地而生,“雨林”伸手可及,一頓飯就可以吃出“食在舌尖,心行遠方”的意境。

苗鄉樓把最正宗的貴州味道搬了過來,只不過在擺盤上,原本顏值上有些樸實的家鄉菜,在這里儼然精致了許多,其實這里的黔菜,原料更豐富。很講究復合味型,使用多種調料入味、提味。因為調味品基本直接來自大自然,所以各種菜吃起來都一級養生。來這里首先會點上一個酸湯魚,然后是一些菜和小吃。還有“絲娃娃“,“酸菜炒湯圓“,光聽名字就覺得新奇又很想嘗試。吃時發現,很多菜都很講究蘸水。這是貴州菜的經典所在,蘸上不同口味的蘸水,食材瞬間活色生香。苗鄉菜酸香味美,充滿新鮮體驗。我想無論是嘗鮮還是再次回味,苗鄉樓都是值得好好品嘗的最美黔菜。
據深圳鼎尚聯合設計了解,貴州干鍋菜是提到貴州菜時跳不過去的一個標志,這鍋粗糧王在正宗貴州干鍋的烹飪基礎上融入了北方元素,搭配上了純手工制作地玉米餅,把經典演繹出創意感。厚切五花肉鋪滿鍋底,依次蓋上茄子、玉米、白玉菇等蔬菜,旺火干烹,蔬菜的鮮浸潤五花肉,五花肉的香反哺蔬菜,上下合一,端上桌后,用筷子隨意翻弄,完成最后的協奏,這一鍋既嘗得出清新的西南印象,也升騰著溫厚的北方情懷。

苗鄉樓,面對紛繁周轉,堅持烹調初心,不僅傳承經典的貴州味道,更要將黔菜文化展現給世人,向每一個消費者講述菜品背后的故事,和記憶里心口相傳的大山故事。
聲明:本圖文由鼎尚聯合編輯,我司專注于為連鎖餐飲提供空間設計以及品牌策劃等服務,主營:餐飲空間設計、餐飲品牌設計策劃、VI設計等 。公司官網: www.golokakyung.com